科技日报讯 6月3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获悉,该院先进计算与数字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姜青山、合成生物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黄小罗,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戴俊彪等设计出一种名为“EDS”的DNA存储方法,实现了医学数据在生物DNA分子中的存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小方法》杂志。
医学磁共振成像数据对疾病诊断、治疗和监测等具有重要意义,利用DNA存储技术保存医学MRI数据有助于人类健康管理。DNA存储可确保重要数据在数千年内安全保存并精确恢复,为研究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科研团队通过改进编码模型、引入冗余核苷酸和设计索引技术,实现MRI数据可靠归档和检索。基于此,团队将编码任务分解成多个子任务,并分配多个CPU进行并行计算,实现编码速率提高。科研团队共测试人体MRI数据72GB,仅用9个小时就完成编码。团队据此预测,1TB量级数据可以在120小时内完成编码。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DNA存储核心技术研发,同时推动DNA存储与磁带、光盘等传统存储工具结合,为更多数据存储应用提供技术基础,加快DNA存储面向实际应用的产业化进程。”姜青山说。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中国共享出行第一股正式诞生嘀嗒出行正式登陆港交所...2024-07-02 01:38:30
平安健康保险“颐享易保”上线,为客户提供"省心、省时、又省钱"的健康管理...2024-07-01 06:47:02
新篇章奔驰C级改装AIRBFT空气悬挂姿态...2024-07-01 03:58:52
本松新材开辟“塑代铝”车灯散热器新航道...2024-06-30 22:22:50
吉利银河E5预计8月要上市,提供440/530km续航...2024-06-30 20:03: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