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huduan
客户端
weixin
微 信
weibo
微 博
您所在的位置: 中国新车评网 > 导购 >

加大金融支持上半年银行信贷重点投放制造业、涉农等领域

2023-07-14 09:35:38     来源:中国网    阅读量:8307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5.73万亿元,同比多增2.02万亿元,6月份金融数据超预期回暖。那么,银行的信贷资金都投向了哪些领域呢?记者今天从多家银行了解到,制造业、涉农领域、消费领域等,是上半年银行信贷投放的重点。

制造业近年一直是各家银行贷款投放的重点领域,今年上半年也不例外。

6月末,工商银行成为首家制造业贷款余额突破3.5万亿的银行,稳居同业首位,较年初净增超6000亿元,增速达20%。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突破1.7万亿元,较年初增速近34%,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及增量保持同业首位。特别是一些新兴领域,工商银行迅速投放贷款满足市场需求。比如,为助力破解新能源汽车“找桩难”、解决群众充电难题,工行加大贷款投放,到6月末,工商银行在充电基础设施领域贷款余额超20亿元,较2022年初增幅近百倍。

6月末,农业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超2.9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6120亿元,同比多增1837亿元,是去年同期增量的1.43倍,增速26.6%。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1775亿元,是去年同期增量的2.04倍,增速45.5%,居四大商业银行之首。

中国银行6月末境内制造业整体贷款余额合计24010亿元,较年初新增3946亿元,增速19.67%。国家开发银行上半年发放制造业贷款2507亿元,制造业贷款余额11578亿元,较年初增长793亿元。

此外,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高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也都是各家银行贷款支持的重点。

今年上半年,国家开发银行发放能源领域贷款3461亿元,同比增长18%;发放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6669亿元,为天津液化天然气二期项目、三门核电项目3、4号机组工程、广湛高铁等一批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开工建设和稳步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6月末,工商银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突破2.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6000多亿元,增幅近35%。农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余额突破3.6万亿元,新增超9000亿元,增速超30%。中国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超2.5万亿元,参与支持了中东地区主流油气公司首笔ESG贷款等一系列标志性项目。

普惠金融方面,截至6月末,农业银行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3.32万亿元,居同业首位,较年初增加7561亿元,增速29.47%。农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3万亿元,较年初增加5357亿元,增速30.28%;普惠型小微企业有贷客户数327万户,较年初增加74万户。中国银行普惠贷款较年初新增3226亿元,同比增速40.35%。

“三农”也是各家银行的支持重点。

截至6月末,农业银行涉农贷款余额6.43万亿元,比年初增加8980亿元。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2724亿元,比年初增加946亿元。6月末,邮储银行涉农贷款余额突破2万亿元,涉农贷款余额占全行贷款总额的比例超四分之一;本年净增超2300亿元,增量创历史新高;连续10年净增超千亿元。此外,截至6月末,国家开发银行已累计发放农田建设贷款235亿元,计划建成高标准农田425万亩,其中今年发放43亿元,重点支持吉林、江苏、四川、广西、宁夏等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助力更多粮田变良田,服务“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到实处。

今年,消费对经济恢复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在这方面,银行业也加大了支撑力度。

6月末,建设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累计服务2500万客户,贷款余额达3457.36亿元,当年新增622.05亿元,贷款规模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首位。在汽车消费方面,建行信用卡联合汽车厂商为客户提供购车优惠,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承接政府汽车消费补贴发放,广泛开展汽车惠民团购及“汽车下乡”活动,已累计为超过900万客户提供汽车金融服务。截至6月底,当年累计投放信用卡购车分期贷款超560亿元。

6月末,农业银行个人消费类贷款余额9208亿元,较年初增加797亿元,其中装修、汽车、旅游等场景消费贷款余额203.3亿元,较年初新增39亿元。前6月累计投放个人消费贷款126.2亿元,同比多投42.5亿元,其中装修场景投放57亿元,汽车场景投放38亿元。

截至6月末,中国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已超1800亿元,较年初增速近18%;个人住房贷款新投放额超3500亿元,同比增幅超25%。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 汽车品牌

版权所有中国新车评网网站地图

中国新车评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新车评网APP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